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 第五十一章 辽王殿下也太谨慎了

第五十一章 辽王殿下也太谨慎了(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大军要出征,粮草和辎重等等都是要预先准备的,太原府很快就忙碌了起来。

当然了,朱启这边的太原府上的驻军,比起在大同一线的燕云十六州的主战场云集的上十万大军来说,也实在是不值一提。

太原府总计也就只有两万五的驻军,其中一万还是新募集的军队,而按照一种将军们的预测,只需要五千兵士,便可以在任何情况之下守住太原府。

大家原本以为,这位辽王殿下既然打算巡视西边,那肯定会带上大股军队,这样也好分兵搜索胡骑,而且能保障自己的安全。

但朱启最后拍案决定,只带上五千兵马,进入西边山区搜索,这也是综合了各方意见,并且亲自进行了一番计算之后,拍案作出的决定。

西边多山地,如果分兵进行搜索的话,那肯定会大大影响行进的效率,而且在山区进行联络也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中军停在某地,那也就没有往西巡视的必要了,毕竟本来往西走,就是在朱棣的建议下,担心北元会佯攻大同,实际进攻西边外三关,这才出兵往西走的。

朱启自己算了一下,外三关到太原府,半天就足够跑一个来回了,若真是得到消息北元进攻外三关了,两天之内太原守军便能够赶到,自己带着五千人往北走,也能第一时间赶过去增援,这样就没有必要带着大军行进,万一北元没有进攻外三关,那三百胡骑是真的不怕王保保追究,深入中原来劫掠的呢?

省点粮食也是好的嘛。

更何况北面和东面,都是平原地区,若三百胡骑在那边,很快就能收到消息,再出兵追击也不迟的,这样一想,往西边山区去搜索,反而是最有可能逮住这波小股胡骑的。

若是胡骑往南走……那朱启也没辙了,这帮人要是下了决心要深入中原,后面还有一大堆的城市堡垒等着他们呢,也不光自己一个太原府烦心他们了,挺好的。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朱启自己的想法,身为一个从未接触过战争的和平年代长大的普通人,能想的这么多,已经是很难为他了。

反正万般行动归结为一句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啊!

这倒不是朱启怕朱元璋责罚,而是担心因为自己的决策,让老百姓遭殃,别的王爷如何他不知道,但红旗下长大的朱启,那绝对可以说是大明朝里数一数二的把明朝普通人给装在心里的人了。

如果你的一个决策,就能决定众多人的生死,便能够理解此时朱启的心情了。

就这样,太原府中准备了两日以后,五千大军便浩浩荡荡的,朝着吕梁山脉和云中山脉的方向前进了。

朱启还是头一次带着五千人行军呢,好在手下也是将官云集,有耿炳文和廖永忠两个老将军跟随,不管啥的军中啥事,他两说啥就是啥,朱启从头到尾就是一句话:“本王也是这么想的。”

事实证明,朱启完全当个甩手掌柜的做法是无比正确的,起码五千人的行军没有任何的差错,除了自己整日里骑马,骑得胯部生疼之外,并没有其他什么不妥之处了。

而伴随着大军进入云中山脉以后,行进的速度便越来越慢了起来,每日里放出去的斥候也变得越来越多了起来。

毕竟这里是遍地山谷绝陉的云中山脉啊,那真的是走两步就能遇到伏击的场所了啊,不慢不行啊,万一有胡骑在山中伏击呢?

朱启可以说是谨慎到了极致了,朱棣这时候也并未完全成长,听朱启这么一分析,也是觉得很有道理,颇为赞同,有了朱棣的赞同,朱启便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多放斥候,多问消息,千万千万不能中了伏击啊!

其余将军们虽然都没有说话,但一个个的也是表情古怪,这东边北边是长城,南边是渡河,西边就是太原府,云中山脉哪里来的那么多伏兵哦,也不可能对着五千人的大军发起伏击的啊。

虽说在山中行军,多安排点斥候是没错的,但辽王殿下直接安排了三倍于平常的斥候,行军速度慢的就有点离谱了。

因为这些将军们看起来,那三百胡骑既然突破了大同府,还往山里跑的可能性就很低了,他们要是胡骑,那肯定撒开脚丫子的就往平原上的城镇里去抢掠财物啊!

更何况胡骑骑着马,在山里面行动那可是非常不便的,往山里跑的可能性实在是不高。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诸天大明联盟美国农业不发达,需要金坷垃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宋时从梦华录开始大明1805谍影凌云干宋我岳父是李世民女帝:你竟然想当我相父
返回顶部